一、金斯伯格(Ginzberg)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具體內容:

   1、幻想期:處於11歲之前的兒童時期。兒童們對大千世界,特別是對於他們所看到或接觸到的各類職業工作者,充滿了新奇、好玩的感覺。此時期職業需求的特點是:單純憑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考慮自身的條件、能力水平和社會需要與機遇,完全處於幻想之中。

   2、嘗試期:11~17歲,這是由少年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此時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長髮育和變化,有獨立的意識,價值觀念開始形成,知識和能力顯著增長和增強,初步懂得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經驗。在職業需求上呈現出的特點是:有職業興趣,但不僅限於此,更多的和客觀的審視自身各方面的條件和能力;開始註意職業角色的社會地位、社會意義,以及社會對該職業的需要。

   3、現實期:17歲以後的青年年齡段。即將步入社會勞動,能夠客觀的把自己的職業願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觀條件、能力,以及社會現實的職業需要緊密聯繫和協調起來,尋找合適於自己的職業角色。此期所希求的職業的職業不再模糊不清,已有的具體的、現實的職業目標,表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客觀性、現實性、講求實際。

 Ginzberg等人的生涯發展階段論各發展階段及其特性:

階段

年齡

特徵

幻想階段 兒童時期(11歲前)

初期為純粹的遊戲,進而遊戲中逐漸發展出工作的觀念。

 

試驗階段 青少年前期(11-17歲)

逐漸了解工作對個人的要求,也漸漸發展出對個人興趣、能力及價值觀念

等等的認識。

實現階段 青少年後期(17歲至成人)

能力及興趣的統整,更近一步發展個人價值觀念,職業選擇方面亦逐漸有

特定的方向。

二、Gottfredson的職業抱負理論:

  Gottfredson認為生涯發展自我概念的建立約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成功會逐漸縮小個人職業選擇範圍,其發展階段分述如表2:

 

表2 Gottfredson職業發展階段及各階段特性

階段

年齡 特性
權力傾向期 3-5 思考過程相當具體,並發現大人有相當的權力。
性別角色傾向期 6-8 自我觀念的發展顯然地受到性別的影響。
社會價值傾向期 9-13 體會出自己是生活在社會情境之中,對工作的偏好亦容易受社會價值的影響。
自我傾向期 14歲以後 能發展出較多對自己的認識,並根據自我觀念、性別角色及職業聲望發展出對職業選擇的期望。

 

三、Tiedeman&O’Hara職業決定歷程

  Tiedeman&O’Hara於1963以Erikson的心理社會論及Super的生涯發展論為基礎,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涯發展觀點(林幸台等,1997)。他們認為生涯發展是一連串抉擇的總和,也就是個人自我認定不斷分化與統整的過程(邱美華、董華欣,1997)。而在決定的過程中,需同時重視自我覺察與外在環境因素。在整個職業選擇過程中,可分為預期與實踐兩大階段及七個次階段,分述如下:

(一)第一階段為預期階段,又分為四個次階段-

  1.探索:以多樣方式去探索自我的興趣,而逐漸意識到自己有興趣的一些職業方向。

  2.具體化:職業方向更為明確,範圍逐漸窄化。

  3.選擇:作決定。

  4.澄清:確信自己的決定,並爲自己的選擇完成一套計畫。

(二)第二階段為實踐階段,又分為三個次階段-

  1.入門:即進入工作領域。

  2.重整:對自己的目標及所處環境作修正。

  3.統整:個人在工作上有所貢獻,並建立自己的工作地位。

  在整個發展階段中,分化與統整會不斷地反覆進行,有時雖會有退化現象,但仍以自我的發展為目標,以達成自我設定的生涯發展目標。

 

四、Roe需求論:

  生涯方向與家庭早期的關係,以及家庭對生涯方向的後續影響,是Ann Roe研究的主要重點(吳芝儀,1998)。Roe特別強調個體童年的經驗,特別是與父母的關係。認為需求滿足的情形與個人早期家庭氣氛及成年後的職業選擇有密切的關係。而親子間的互動可分為關心子女、逃避、與接納三種類型,再配合父母管教態度的溫暖或冷淡,而形成過度保護、過度要求、拒絕、忽略、愛的接納及不明確的接納六種情況(邱美華、董華欣,1997)。由以上可知,Roe在職業發展的探討上對於早期家庭環境重視的程度,其認為個體需求的強度和統整在學前階段便已經決定了。這樣的理論對於中小學階段的生涯輔導有所啟示,那就是提供一個可以滿足個體這些需求的生涯教育計畫是有其必要的,且可透過親職教育,讓為人父母者瞭解其管教態度與子女日後選擇職業的關聯性(林錦坤,2001)。

 

五、Super生涯發展任務論:

  Super(1953)認為生涯發展在個體早期生活即開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而不斷增進,因此,每一個生涯發展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生涯發展任務,而且前一個發展任務的達成與否,會影響後一個階段的發展情況。Super(1990)將個人的生涯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與衰退期,並說明每一個階段各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各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見表3。

 

表3 Super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

階段

年齡 任務
成長期 (出生至14歲) 發展自我形象。
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並了解工作的意義。
探索期 1524歲) 實現職業偏好。
建立期 2544歲) 統整、穩固並求上進。
維持期 4564歲) 維持既有成就與地位。
衰退期 65~ 1.發展非職業性角色,逐漸退隱。
2.
做一直想做的事。
3.
淡泊名利、與世無爭。

2.做一直想做的事。

3.淡泊名利、與世無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c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